你是在富养女儿,还是把她变成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物?

发布日期:2024-03-05 23:08:5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
52 评论:0
近些年由于房价飙升,中国人重男轻女的热情好像有所收敛了。似乎是他们明白了:重男轻女不可取,男女平等方为贵?由于从小家境普通,长大后接触到一些富人家庭,发现了几个与普通人家养女儿的几个根本区别。在有钱的家庭里,家长们看到都是他们的孩子,富人家庭没有那么强的性别感。女孩和男孩的成长经历是相似的,统统给与最大的培养和托举。但在一些经济条件欠佳的家庭中,他们往往更偏向于抚养女儿。因为儿子在他们眼中似乎背负着更沉重的压力,长大后要给他准备车房。而女儿就不用,甚至还能捞一笔,所以很多人会称女儿为招商银行,儿子为建设银行。但是,养小孩分为招商和建设,这个细微的划分,背后隐藏着两套完全不同的育儿哲学。一个教女儿成为高价值感的个体,而另一个则是把她变成包装精美的礼物。我曾经看过一句触动人心的话:你的女儿并非你的女儿,她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你儿子的妻子。这就是现实的写照,富人家庭有钱人在为自己养女儿,而穷人永远在为别人养儿媳。就像奶奶辈常挂在嘴边的,你啥都不会,以后哪个婆家能容你?我发现我周围家庭条件好的女孩子,自信乐观,拥有主体思维。会先考虑是否满足她们的期望,是否能与她们匹配,在乎的是喜不喜欢。但穷人家的女儿,因为从小被当成一个要送出去的礼物,一个要甩掉的包袱,所以她们更倾向于服务别人。以面试的心理来服务他人的姿态,让别人来评价她们是否合格。他喜不喜欢我?我配不配得上?怎样让优质男人爱上我?总之我永远等着被挑选。普通家庭培养女儿进入雌竞市场,但富人会鼓励女儿去参与雄竞。比如,在选择专业时,家境富裕的父母会鼓励女儿选择法律或金融,去成为社会决策层,一个拥有话语权的人。而较为贫穷的家庭,可能会觉得女孩就应该学习文科,未来成为一个老师,这样更方便嫁人。他们可能并未意识到,此种思维方式实际上是潜意识层面的,并不希望女儿变得太好太强大。中国几千年刻在基因里的男尊女卑,并不会一下子颠覆过来。连他们自己都觉察不到,甚至他们还会真心实意的认为这样是为女儿好,这样才能找到一个好归宿。但他们忽略的一点是,过分强调女孩乖顺、温柔,偏向于塑造她们过于单一的形象,这样往往会吸引到那些弱者和渣男。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弱者倾向于选择安全,强者都是主动出击。对于一个能享受优质生活的人的角度,真相是:只有那些感到无力的人才会寻找安全和可控制的伴侣。伟大的股神巴菲特在教育他的女儿时,告诉她:你的伴侣,应当是你生活战场上的得力助手,而非仅仅热衷于处理琐碎家务的男士。现实中,多少女孩被男人廉价的嘘寒问暖给蒙蔽了,悔不当初。富有的家庭他们不会害怕女儿太强,他们渴望的是女儿先成为一名战士,然后找到一个同样强大的伙伴。学手艺,学习在某技术方面强过别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要寻找自己热爱的东西,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前段时间窦靖童跟王菲同台唱歌的视频爆火,她们彼此看对方眼里有光的感觉,是我们普通家庭很少感受到的。教会孩子爱自己这一点王菲真的做的太高级了,她会爱去灌溉,用不束缚去成全孩子。只有从小被好好爱过的人,才会有一颗乐观自信,强大的内心。你想做一番事业,你想家庭幸福,在遇到挫折之地绝处逢生,东山再起。从来不仅是靠外在技能,更多的是内在人格、坚定的信念来支撑的。而从来没有被别人坚定选择过的我们,又怎么长出信心坚定的选择自己呢?而我们的父母往往忽视了我们在人格上的成长,他们可能从未有过深情的看着我们的眼睛、触达内心的交流。因此,很多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一切都很好。这就是网上的那句话:一个女性如果精神贫瘠,那无论她享有各种能力和资源,都很难救她于困境。并无意责备生养我们的父母,因为他们也曾被父辈以同样方式对待。你可以像父母曾经养育你一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重新塑造和滋养自己。▲ 点击上方“觉之空间”关注公众号
文末点“在看” 的必顺风顺水,点“赞”的必顺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