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包装专注于两片罐金属包装市场,其两片罐毛利率位居行业前列。近年来,宝钢包装频频优化产能布局金属包装行业,持续加大市场拓展投入,推动宝钢包装“内外联动”战略落地,这不仅符合其“先市场、后工厂”的稳健扩张原则,也彰显了公司对国内外下游客户需求增长的信心。
从下游客户来看,啤酒、碳酸饮料为两片罐主要下游行业,且是宝钢包装等产业链中游公司的需求驱动引擎;从行业格局来看,金属包装行业或将再度出现重大并购重组,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带动金属包装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下游消费结构升级,啤酒罐装率提升带动二片罐扩张
在我国,金属两片罐主要用于啤酒、碳酸饮料包装,其中啤酒包装两片罐需求量增速高于两片罐整体需求量增速。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啤酒行业实现总产量3789万千升,同比增长0.8%,销售收入1863亿元,同比增长8.6%;利润总额260亿元,同比增长15.1%。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啤酒市场整体销量增速放缓,在行业总规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金属包装行业,啤酒企业利润增幅大幅超过销售收入增幅,背后最大的原因是近年来行业内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高端市场,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寻找新的增长点。
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的中高端啤酒销量占比分别为79%、46%、98%和35%。虽然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啤酒产品结构仍需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啤酒行业龙头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已初见成效,2023年年报显示,宝钢包装下游客户雪花啤酒、百威、嘉士伯、燕京啤酒、青岛啤酒等业绩均有所增长,其中燕京啤酒、青岛啤酒的高端及中高端啤酒收入占比已超过各自营收的60%。
无独有偶,支撑两片罐市场另一半的碳酸饮料行业,也面临着产品结构升级的问题。
2023年,我国碳酸饮料市场规模为1232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1272亿元。为保持行业竞争力,碳酸饮料企业纷纷转向产品升级,寻求新的增长点。一方面,随着人们注重健康、身材管理的趋势不断加强,企业倾向于研发推出低糖、零糖、低热量等“健康概念”的新品;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企业开始探索新的口味、包装乃至营销方式,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此外,虽然近年来我国啤酒罐装率有所提高,但放眼全球,仍处于较低水平。欧睿国际数据显示,我国啤酒罐装率由2016年的23.2%持续提升至去年的32.1%左右,但与美国、英国、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60%以上的罐装率相比,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啤酒行业玻璃瓶正逐步被金属罐取代,罐装需求的增加将带动两片罐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啤酒、碳酸饮料行业双轮产品升级有望直接利好金属包装行业,以两片罐生产为核心业务的宝钢包装将直接受益。
若金属包装行业进一步整合,行业龙头或迎来新的利润增长机会
回顾金属包装企业发展历程,2016年行业开始加速整合并购,行业主导地位逐步由外资转向内资,行业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供需结构改善,竞争格局优化,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如2019年行业产能利用率达80%,宝钢包装两片罐业务毛利率也于当年提升至13.3%。
2016年,盛兴股份(.SZ)拟以1.94亿元收购博德科技70%股权,并宣布2019年至2022年间,将陆续收购太平洋位于漳州、武汉、北京等6家工厂100%股权;
2017年,中粮包装(00906.HK)宣布以6675万元人民币收购浙江吉虹包装14.1%的股权,2019年又宣布以7850万元人民币收购该公司另外14.1%的股权。
2018年,奥瑞金以2.05亿美元收购Ball Asia Ltd.旗下四家工厂在中国的包装业务股权;
2021年,宝钢包装完成收购河北制罐等4家公司47.51%股权,交易总价款11.6亿元;
从新增产能格局来看,近年来中小产能退出,龙头产能扩张抢占市场份额。目前,两片罐市场基本形成宝钢包装、奥利根、中粮包装、盛兴股份四大龙头企业高集中度局面,CR4达到70%以上。未来若行业再度整合,行业格局的优化和市场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将为金属包装行业以及以两片罐为核心业务的宝钢包装带来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