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患冠心病,我每天都需要口服瑞舒伐他汀、倍他乐克等药物。每当到学校开药,我都会想,这些慢性病病人常见的西药,包装是否再简单一点,费用再增加一点?
比如“瑞舒伐他汀”包装盒印制精巧,还有具体的用法用量说明,并且每盒只装一板(7粒)。包装是否可以再简单一点?用法用量说明是否可以省去(大约可以出两种,一种对于的是初次服用的,一种对于的是多次服用的)?每盒才能多装几板(不改变包装盒完全能多放几板)?这种是不是可以节约一点价格?哪怕每盒省1分钱,虽然不多药品包装行业,总比浪费强。
一个人不多,放在全国层面来看,恐怕也不是个小数字。目前慢性病病人有多少?网上查了一下,卫生部疾病预防治制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至今确诊的慢性病病人已经达到2.6亿人。
这是如此庞大的一个人群,就按“瑞舒伐他汀”这样的西药来算,患者7天要服药一盒,全年需要52盒,一盒省1分,全年就可以省0.5元,如果一盒多放几板,就不是省1分了。如果2.6亿人每人按服用两种药物计算,全年可以节约2.6亿元。
2.6亿元对医保经费来说,可能不算是太大的数字,但也绝不是个小数字。仅仅是包装简单一点,舍去服用说明,一盒多装几板,就能带给这样的效果。资源友好型社会药品包装行业,不是一句真话,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有关部门是不是可以考量一下?